書名:1492:那一年,我們的世界展開了
出版:左岸文化
1492年哥倫布抵達了美洲,這件事標誌了一個新時代。它是全球化的開端,也是近代世界的起源。關於這個大事件可以從許多角度去分析它的影響,而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的「1492:那一年,我們的世界展開了」和其他討論1492年事件的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並不特別關注1492年事件本身,因為這樣的分析和討論多如過江之鯽,阿梅斯托將帶領我們回到1492年,鳥瞰那年全球的權力分配圖像,我們在阿梅斯托的妙筆導遊下像旅者般穿越1492年的世界,一路從西班牙、義大利到非洲,回到歐洲向東走到基督教世界的邊緣,接著越過牛奶與奶油的婆娑之洋印度洋來到富庶、強大的東亞世界;我們也會跟隨哥倫布腳步跌跌撞撞穿過血海,最後來到「第四世界」今日美洲。我們已環繞了1494年的地球一圈,我們發現了一個和今天截然不同的世界。
1492年的世界是ㄧ個主要以農牧生活為生的世界,而世界的中心在東方,從中國、印度到鄂圖曼帝國,構成一個相對歐洲進步的文明圈。歐洲從羅馬帝國衰亡以後,文明的進展相對落後於東方,伊斯蘭燦爛文明從西亞、北非傳遞到中歐以及南歐伊比利半島,穆斯林曾經幾乎征服整個伊比利半島。面對穆斯林土耳其人的陰影,基督教世界形成一種極端的狂熱,基督徒不斷發動十字軍東征夢想光復耶路撒冷,讓末日天啟提前來到,也是這樣的狂熱讓弱小的基督教王國結合在一起對抗穆斯林與其他異教徒。伊比利半島北方的基督教國家聯姻聯手逐漸把勢力向南推進,到了1492年半島上最後一個穆斯林國家格拉那達淪陷,自此歐洲成了基督教世界。
1492年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中國。中國不僅是生產中心同時也是消費中心。中國、印度及穆斯林國家三大文明構成一個貿易迴圈,不斷以中國為核心吞吐各種商品。而歐洲僻處歐亞大陸的西部邊緣,物產貧瘠,歐洲迫切需要東方的商品,但是歐洲卻沒有東方需要的商品。因此歐洲人只能以貴金屬交換東方各種商品。如果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而是其他東方文明,今日歐洲將可能就是落後的第三世界,我們會稱呼歐洲為「遠西」。不過畢竟是哥倫布發現了歐洲,而不是其他人,因此歐洲人取得一個龐大足以與東方世界抗衡的資源,自此歷史逐漸傾斜向今日世界的方向。
而為何1492年是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而不是由中國人橫渡太平洋?當然橫渡太平洋難度要高過橫渡大西洋,但如果以當時東西方國家國力與科技水平,中國人橫渡太平洋的勝算恐怕要高過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只是中國人卻沒有太多誘因去從事這類遠洋冒險。明成祖時代鄭和艦隊縱橫七海,最遠到達東非。沿途宣揚大明國威。任何悍不降服的國家或政權即以武力予以鎮壓,另行扶植親中政權。鄭和此種龐大海上武力完全有能力繼續前進越過風暴角直抵歐洲,鄭和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因為對中國而言沒有任何理由需要尋找一條新航線前往歐洲。因為歐洲並沒有中國需要的任何商品。事實上除了香料等少數商品外,中國其實也不太需要外國貨物。因此等到明成祖過世,他的繼任者立即廢除了對外擴張的政策,中國船隻不再遠颺,完全放棄海上擴張的可能性。此後中國對外貿易只剩民間非法走私。官方不鼓勵也不保護這類行為。而中國這個決策提供未來歐洲人海上擴張競賽的龐大空間。
東方世界緯度的巨大落差讓東方物產種類多樣性豐富,而且亞洲季風讓東亞航線變得可以預測,熱帶亞洲與溫帶亞洲可以沿岸航行輕易交換商品,不同地域的物產能夠輕易交換,這讓東方世界缺少遠洋冒險的誘因,因此不會有人想朝向太平洋深處探索。
而歐洲人就不同了。歐洲緯度的相似性,使歐洲物產多樣化不足,因此歐洲迫切需要來自東方的商品,而蒙古帝國崩毀後原來通暢的陸路貿易路線被各種敵對力量阻斷,歐洲人除了沿著非洲西岸越過南端風暴角進入印度洋到達東方這條遙遠航線外,他們深信大西洋彼岸就是中國,如果可以找到一條合適航線抵達東方,那將是快速致富的美妙路線,對於充滿幻想的歐洲騎士冒險家們,這種想法極具誘惑力,於是吸引了一批人又一批人投奔怒海,最後哥倫布誤打誤撞成功了,不過他抵達的卻不是中國而是一塊新大陸。
對於西班牙人輕鬆征服美洲,作者提出了另一個角度的觀察。或許受到賈德戴蒙的『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影響,我們大致都認同病菌、戰馬、鋼鐵消滅了美洲的原住民帝國。阿梅斯托則認為這類說法不盡正確。他認為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其實不是舊世界定義中的帝國。他們比較像是ㄧ種朝貢體系。統治族群以武力威嚇四方,帝國的附屬城邦必須以遠地貿易的型態運輸各種商品到統治者所在地朝貢,統治族群完全仰賴這種體系供養,事實上這種遠地貿易型態有其脆弱性,如果朝貢體系斷鏈,統治者與其軍隊可能很快就崩潰,1492年前後這種體系的發展達到巔峰,不過這種朝貢生態也到達最脆弱的狀態。因此看似不可征服的美洲,其實統治生態上極度脆弱,當西班牙人到來新大陸,他們只需要扳開其中一個鏈結,帝國就會自行崩潰。
今日世界的權力圖像在1492年就已底定。也許當時難以想像,但世局發展一如旭日要東昇,勢所難擋。當富裕的中國對世界關起大門,其他東亞諸國滿足於近海貿易帶來的利益,而野心勃勃一路壓制歐洲基督徒的鄂圖曼帝國受制地理因素只能困守地中海而無法西出直布羅陀海峽,剩下窮困又不滿現狀的歐洲人得到最大的舞台。因此當美洲成為歐洲的一部分時,結合舊大陸技術與新大陸資源的歐洲人於是成為宰制世界的主角。 我們熟悉的世界由此展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