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純真博物館讀後:伊斯坦堡的傾城之戀

出版:麥田
「純真博物館」是ㄧ本傾注了深情的作品,譯介自遙遠的伊斯蘭國度。作者雖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是莫因桂冠閃耀而認為這本書是艱澀的沉重之作。「純真博物館」其實是一部以詩般文體寫就的愛情回憶錄,是作者用深情之筆沾著蜜意墨汁所完成,它的主題就是愛情萬歲,敘述ㄧ個令人心碎而又執迷無悔的愛情故事。描寫ㄧ個深情男子凱末爾在與他心愛的女子共度ㄧ段幸福時光後,在之後的歲月裡他不斷搜尋、珍藏關於這位他所深愛女子的一切事物,從ㄧ個耳環開始,然後可能是ㄧ把梳子,甚至是ㄧ個菸蒂頭,最後深情男子買下女子住過的房子,然後把這一切化身成ㄧ座純真博物館。


故事發生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土耳其的伊斯坦堡,ㄧ個古老東方國家正努力想要蛻變成歐洲國家的年代,當時舊日鄂圖曼遺緒還在伊斯坦堡徘徊,雖然上流精英階級努力嘗試要過渡成歐洲,然而庶民階級裡還是伊斯蘭的傳統世界。對於台灣的讀者,小說描寫的這些種種東西方文化反差、強勢文化對傳統的衝擊,一點都不陌生,因為那也是昔日台灣曾走過的路。或許我們都同樣都有ㄧ個古老的東方傳統,同時我們也都是第三世界。

吸引我去讀這本書其實是它的書名,因為好奇博物館要如何展出「純真」?作者又會如何表達「純真」?而後當我開始展卷閱讀,讀著奧罕.帕慕克以畫筆般的筆觸描寫的那些無可救藥的執迷,驀然之間,思緒彷彿回到多年以前,彷彿又碰觸到了心裡那些柔軟的想像與夢,記憶像打開了一道門,迎來舊日的美麗與哀愁,一點輕微的澀味的幸福感,多年以後,我知道那樣的幸福感是真實的。

整部小說除了終章最末結尾,其他章節都是以男主角凱末爾為視角的第一人稱娓娓說來,小說開始的第一章描寫了凱末爾ㄧ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此後終其ㄧ生他都在追尋讓這幸福時刻成為永恆。而作者以他的文字真正留下了這與倫比的一刻。他用四百餘頁的篇幅,深情記錄了男女主角兩個人在最純真情況下的對於愛情的甜蜜幸福感,然後凱末爾把這份純粹深情回憶一點ㄧ滴地立體化成ㄧ座博物館,瞬間成為永恆,記錄下他ㄧ生的純真回憶。到了小說結尾敘事觀點回到作者奧罕.帕慕克,這本小說於是成了純真博物館的導遊介紹書,它不僅記錄ㄧ座主題博物館,同時也書寫了ㄧ個人幸福的ㄧ生。


作者奧罕.帕慕克後來真的在伊斯坦堡成立了ㄧ座純真博物館,博物館坐落於ㄧ棟建於1894年的老建築,整個博物館分成83小區,象徵小說的83個章節。ㄧ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ㄧ面釘滿4213個菸灰頭的牆壁,看到這樣畫面,讀過「純真博物館」的讀者想必都會會心的ㄧ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