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是內戰還是叛變?----太平天國之秋 讀後

出版:衛城
1851年洪秀全於金田起義揭開了清末民變的序幕。太平天國一如中國歷史上每次改朝換代之際的大型動亂,在民不聊生之際總會有人揭起抗暴大旗。但是和歷史上其他民變不同的是太平天國除了是民變外還有著濃厚的基督新教的宗教色彩。太平軍於永安建制之後即不斷遭到清軍追擊,當洪秀全與其諸天王帶著這隻混雜著拜上帝會信徒、貧下農民組成的南方漢人部隊離開起事的故鄉廣西進入長江流域時,並沒有人知道洪秀全將帶領他的信徒到哪裡去,何處是他們的東方耶路撒冷,上帝的應許之地。到了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城並改名為天京定都於此,天京似乎成了太平軍的耶路撒冷,洪秀全此後極少過問政事,靜居深宮之中等待他想像的末日審判來臨,不過末日審判始終沒來,反而太平軍口中的「清妖餘孽」於1863年重新攻陷南京城,血屠南京,結束了太平天國風起雲湧的12年。此後太平軍餘黨只能於南中國四處流竄,再也無法成就大局。到了1872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餘部李文彩於貴州正式覆滅,這是可考最後一支以太平天國為旗號的部隊,若視這年為太平天國動亂的終結,則整個太平天國動亂長達21年。

2013年11月8日

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 讀後

出版:左岸文化
現代人起源於非洲,大約八萬年前開始離開非洲,到了一萬餘年前全球各大陸除了南極洲以外都已有人類蹤跡。無論是適於人居的平原、草原或是生態條件惡劣的極地凍原、高山、荒原都有人類足跡。甚至衍生人類聚落。人類本是一種生活於非洲溫暖草原的物種,身體的設計其實無法在類似惡劣環境下生存,我們能夠克服身體構造的極限,在極地、荒漠等區域頑強生存下來,憑藉的就是人類獨特的無限巧思與創意,能在有限生態條件下就地取材、發揮創意甚至改變環境。像這樣「適應生態的生活方式」即是人類開創文明的發韌。

2013年11月1日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一本以詩意之筆探索人類記憶本質的智性篇牘

書名: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作者:杜威 德拉伊斯瑪 (Douwe Draaisma )
出版:漫遊者文化
昨夜(2013/10/31)花蓮發生了6.3級的強震,全島有感。這次地震延續時間很長,感覺超過了一分鐘,很自然地我們想起了921的那夜。我清楚記得那夜的細節,永遠也忘不了那時的點點滴滴,那種天搖地動來臨時的末日驚悚感,一切彷若昨日。人類的記憶是一種奇妙的官能,我們能記得14年前那夜的細節,一切都歷歷在目,和旁人談起時能夠不假思索馬上說出。但是我們可能根本就忘了幾周前,甚至幾天前的某個夜晚我們做了甚麼,要不斷努力回憶,才能得到一個依稀的、不確定的梗概,更可能的是什麼也想不起來。當然,幾周或幾天前的某一夜只是一個平凡之夜,誰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