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

快照銀河帝國的側顏:基地三部曲讀後


 書名:基地三部曲
作者: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出版社:奇幻基地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所寫的基地三部曲,包括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等三部。這系列小說由九篇彼此獨立卻又彼此相關的中短篇故事組成,九個故事綴成一個氣勢磅礡、獨一無二的銀河帝國衰亡虛構史。雖然艾西莫夫描寫的是一個未來的虛構世界,但是人性始終來自我們,因此這系列小說讀來沒有絲毫的陌生感,字裡行間的權謀、計略、攻伐、和戰彷彿歷史掌故般絲絲入扣。而作者在每篇故事開頭總會引述虛構的銀河百科全書的記載來當作楔子,因此讀者彷彿是後銀河帝國(or 第二銀河帝國?)的子民,正閱讀某本歷史讀物,品頭論足著千年前的風流人物事蹟,遙想舊帝國的風華與崩毀………

這九篇故事的首篇是「心理史學家」,此時銀河帝國已屹立萬餘年,表面上雖然風華如昔,但是繁榮已要走到盡頭,衰敗悄悄進行許久。此時一位數學家哈理‧謝頓意識到這點,他根據他發明的一門新科學稱為心理史學,可以數學方式預測、估計未來人類文明的趨勢,他預測到帝國將崩毀,人類文明即將進入黑暗期,這個黑暗期可能長達三萬年,人類文明將在長黑中逐漸煙消灰滅,為了減緩黑暗期對人類的衝擊,謝頓帶領一批學者開始編制銀河百科全書,希望將人類創造的文明保留、記錄下來,不過這個計畫在帝國政府猜忌下,這個百科全書的編撰計畫被放逐到遙遠的銀河邊緣的「端點星」上進行,謝頓和這批學者因此在這銀河的邊緣建立了「基地」,希望能夠保留人類文明的火種。謝頓的心理學數學估計出這樣的設計將可使人類的黑暗期縮短成一千年。而在千年間基地將不斷遭逢各式的危機,這些危機都在數學的估計式中,因此整個謝頓計畫將保證基地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解除危機,千年之後將以基地為核心建立起第二帝國………

整個基地系列故事的核心即是圍繞著謝頓計畫與他的心理史學,因此謝頓可說是整個基地系列小說的靈魂人物,雖說他只在第一篇出現。心理史學的數學可以估計的是整體的人類行為,而無法估算個體,作者虛擬出的這們科學大致是仿造「熱力學」某些理論虛構而成。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有某些學科是在估算與分析人類行為,例如經濟學即是。奧地利學派宗師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甚至把彙集他一生思想精華的經濟學經典命名為「人的行為(Human Action)」。另外在投資理論中有一項非主流論述也是在分析研究人類在金融市場中的集體行為特徵,這就是技術分析(這個理論學院裡雖是非主流,在報刊媒體的財經版卻是屢見不鮮的分析方式。),它主要以圖表、型態、價量指標等統計資料來說明人類的金融行為,預測未來金融商品的價格變化。

回到小說裡心理史學這個學科。從一開始謝頓就強調心理史學無法估計個體,估算的是整體,而且必須是一個大數量的整體。這就類似熱力學理論,個體的行為無法預測,但是任何個體行為彼此作用可以互相抵消、加總,因此最終可以指出一個趨勢,整體就會出現一個大方向。但是如果個體行為無法被抵消掉,溢出人類理性行為的範疇,謝頓計畫就會無法預測。這是作者聰明的地方,整個故事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宿命論,只是單純出現危機然後解決危機,而是在我們料想不到的時刻出現一個迷人的變數,這些變數都是個體,而總是這些個體的智謀、勇略讓歷史能順利行進在謝頓計畫的軌道上。有些變數卻幾乎讓謝頓計畫翻車,這就是「騾」的出現,「騾」的出現與他的銀河征伐,最終席捲基地,併吞端點星,然後又引出神秘的第二基地適時修正騾亂。第二基地的存在是當歷史發展走偏之時適時介入予以修補。因此歷史並非宿命,謝頓計畫更像是一種使命,仁人志士竭其全力讓這個計畫能順利實現。

三部曲的九個故事雖如浮光掠影,僅是快照銀河帝國的側顏。但是三部曲沒有出現再而衰三而竭之象,我甚至覺得越到後面的篇章越精彩,尤其直到最後一刻才揭露第二基地的神祕所在地點,我們也才知道「群星的盡頭」的含義為何。我想對於沒有先偷看答案的讀者應該會覺得很過癮。

依據作者的自敘,這個基地系列故事「小小抄襲」了英國史學家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依照吉朋的看法羅馬帝國歷時千年,但是在最輝煌時刻時就已種下衰亡的種子,或者說當帝國步上巔峰,衰敗其實就已開始。龐大的帝國其實是不穩定的結構,雖然「安居樂業的居民享受著財富,任意揮霍,過著奢侈的生活,自由法規的形象被公平地恭敬地保存起來」(吉朋語),然而帝國巨大的功績正是它內在不穩定的來源,因此羅馬人所建立的典章、文物也終將逐漸掩入漫長的中世紀黑暗中。依此看來作者確實模仿了吉朋的史觀,並且將此移植到虛構的銀河帝國中,並向我們展示一個萬年帝國的緩慢崩毀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不是瞬間崩毀如雲泥,而像是一個電影中巨廈崩毀的慢動作鏡頭,由外而內慢慢風化帝國結構的故事。而歷史的教訓其實也都相仿,中國滿清王朝在乾隆時代也是達到風華之頂,但是清帝國的敗因也在此時悄悄展開。


羅馬帝國是歐洲史上奇蹟的存在,在她覆亡後再無人可以建立起如此巨大結構如斯之久,無論是拿破崙帝國或第三帝國皆然。這是東西方最大的差異,中國史總在分裂與統一間擺盪,統一被視為常態。西方則陷於長期分裂,形成不同王國與民族國家。可以說東方是帝國的原鄉,西方是群雄競逐的故土。而帝國所能調動資源極為龐大,任何巨大功績都可藉由資源的劫掠、集中來完成,比如中國興建萬里長城或帝王宮闕,盡可調動無數奴工來完成。無須去創新另找新動力來完成。西方帝國衰亡後,無人可以調動如此巨大資源,為了完成某項功業,只能另闢蹊徑,因此創新的可能性或是發生機率就高了,這或許是文藝復興後歐洲隨即進入大航海時代然後沒多久就發動工業革命。反觀中國在中世紀時工藝大幅領先歐洲,在大航海年代雙方還在伯仲間,但是到了工業革命以後,中國很快就被拋到後面。大帝國的內在結構原本就制約了創新的可能性,帝國資源劫掠性的集中,使得資源效益無法最大化,因此集合龐大資源所建立的表象功績雖然燦爛輝煌,但在金玉之下,敗絮已隱然其中,因此走向衰敗已是必然的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