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高山到湖泊的日夜-我的清境日月潭之旅

     之一  高山


小時候住在埔里總能遠遠眺望合歡山,在冬季山頭上彷彿隱隱有積雪,對於從來沒見過雪的我,合歡山是一個魅惑的名字。但是今天不是要說合歡山,我要說的是清境,因為上周去了清境,在那裏隔著山谷可以望見合歡山,彷彿更近了,只是現在的時節並不夠冷,越過山嵐的迷濛背後,隱約還是青翠模樣,沒有記憶中的白頭景象,雖然我總記著白頭的合歡山。

合歡山

清境是假日的熱門旅遊點,塞車總是家常便飯。因此還沒八點我們就從新竹出發前往清境。現在國道六號能夠直抵埔里,對前往清境、日月潭來講省卻不少時間。了國道六沿著台14線公路繼續前行,一路秋日陽光燦爛,逐漸地山路逶迤曲折起來,但是路況還算不錯。還未中午我們就到清境了。對於清境的第一印象是滿山都是民宿、餐廳。

沿坡而築的民宿山莊

多年以前曾來過清境農場露營,彼時,這裡還是一個寧靜的山居,除了農場外,就是當地居民開設的簡單的飲食店了。現在沿山陡立、造型各異、各樣風情的民宿、山莊等,把這裡點綴得彷彿圖片裡歐陸的阿爾卑斯山風情。很難判斷這樣是好或是不好,也不知道清境的環境力是否到達極限了?心裡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在陡立的台灣山區進行這樣的大規模開發,長久對於環境的壓力總是存在的,但是人們渴望清境的山,清境的雲,因此市場需求創造了供給。我相信回程的路上我將能見證到市場需求的力量。

高山上的民宿

我們中午在見晴山莊用餐,這是一家擺夷風情的餐廳,很奇怪吧清境和遙遠的雲南擺夷有何干係?說到底這就是歷史的邂逅了。主要是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在此安置來自滇緬的部隊及其家眷,而擺夷風味大約算是他們的家鄉味,所以這些餐廳由來為此。也是此地和遙遠雲南扯上干係的來由。

見晴山莊裡的一隻狗模特兒
見晴山莊裡的一隻狗模特兒

清境農場一眼望去盡是翠綠草原,此地高度約1800米,以這樣的高度與緯度可以想到,遍地如茵草原絕非此地的原始地貌,原始地貌應該是一片原始林才是,因此這裡的美麗景致其實是人的力量拓墾出的。然而山色太迷人,下午雲嵐薄薄攬著遠山模樣,嬌態掬人,而秋陽依舊燦爛,暖呵呵散著一地,恍然不覺眼前美景多的是人的力量。

青青草原

這裡據說飼養了約四百餘頭綿羊,如茵草原上溫馴啃著草的各色綿羊,畫面有一絲紐西蘭的感覺,還有那綿羊秀,整個過程就是紐澳移植過來的。不過規模是縮小版,還算是有看頭。

綿羊秀

以往記憶裡清境之夜總是星光燦爛,這是拜此地光害少所賜。但是現下民宿餐廳到處興建,光害比以前多了。但是這次清境之夜並沒有看見滿天星斗,主要是到了黃昏日頭下山後,山霧就起來,天空也有雲,總之只見到稀疏幾顆星,不復記憶中的燦爛壯觀,但沒辦法判斷這是光害或山嵐過重的影響。


之二  湖泊
或許是因為幼年之時住過埔里,對於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總是印象依稀。這個台灣第二大湖大概很少人沒來過,我來的次數也著實多了,都記不清,每個生命階段,想想應該都有日月潭的痕跡。不過日月潭纜車蓋好後,這次是第一次來。

日月潭水色

剛啟用那些時節,在新聞看到纜車站萬頭鑽動的景象,也是奇蹟,今天只有稍微排隊一下,並不太久我們就搭上纜車了。第一次在空中俯視日月潭美景,是另一番景象,可以看見湖泊在群山圍繞之中,山色青翠,碧綠湖水反射著陽光,閃閃爍爍,不過這時是枯水期,許多沙洲都露出了水面。向潭面望去,纜車站左側是伊達邵碼頭,越過湖面遠方則是水社碼頭,碼頭附近都群聚著飯店、民宿,湖面上遊艇來回穿梭。日月潭是台灣最美的湖泊,但是眼前的開發方式總覺似乎並非善待她的方式。


日月潭纜車

日月潭纜車

枯水期露出沙洲

這些年來台灣流行起騎自行車了,許多地方都闢了自行車道,今天我們從向山遊客中心騎向水社碼頭。今天天氣也好,雖然午後天空聚起雲來,但是陽光還是片斷地露臉,整段路風光綺旎,尤其壩頂附近那段,還碰見許多對拍婚紗的新人,襯著湖光山色,留下最美一刻。

自行車道風光


自行車道風光

同心橋附近湖面景色

最後一記,日月潭是陸客必到的地方,今天卻沒見到太多陸客,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