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達爾文密碼:進化論如何解開人類生活行為之謎讀後


書名:達爾文密碼-進化論如何解開人類生活行為之謎
作者:托馬斯.庸克、薩賓娜.鮑爾
出版社:遠足文化



達爾文演化論是現今最能有效說明生物特徵與來源的一門科學,如果沒有演化論,或許生化學者還可以解釋生命運作的諸般原理,但卻難以解釋我們何以是今天這般模樣,生命為何要如此運作?因此達爾文演化論是生物科學的劃時代理論殆無懸念,以自然科學的角度而言,達爾文演化論是演繹生命來龍去脈的最佳利器,但是除了生物學外,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奇特的生物,達爾文的學說是否可以解釋人類的其他現象?包括我們的精神本質、我們的藝術創造,這一切是否可以達爾文學說來解釋?

事實上達爾文學說從發表之初就引起不斷的爭議,因為演化論首先就挑戰了教會的創世理論,把人類貶到和其他生物相同位階,甚至在隱約中質疑神的存在?而達爾文理論被引入其他社會學科的應用卻因為曲解,甚至成了帝國主義的理論基礎。因此拿達爾文學說和其他社會科學嘗試做科際整合,或是以達爾文理論去解釋過往歸屬於社會科學範疇的現象,出於各種理由,無論是政治的、情感的或宗教的,總會引來不少爭議。本書兩位作者俱是生物學的專家,對於演化論信心十足,作者說在研究人類的科學當中,只有與演化有關的領域才是真正的科學。這樣的豪語,想必許多人不同意。然而作者以演化論拆解人類行為諸多現象,解碼人性底層的生物性來源,我們之所以為人的本質,作者所舉的例證其實具有相當說服力也很有趣,尤其第一章「人類的本質」中所舉的飲食、性擇現象甚至人類社會中的英雄烈士或恐怖分子的特異行為,作者一一以演化論角度頗析、拆解,其來龍去脈卻也是若合符節,書的首章就吸引了讀者繼續讀下去的吸引力,作者的寫作策略極是成功。

第二章「藝術是秘密武器」中,作者討論了人類獨特的行為現象—藝術的發明。大凡一個物種的能力最先的能力是天生的,是經過千萬年演化形成,這個能力被記載在基因內,生而就具備。第二種能力是經由物種個體的學習而得。最後一種則可能是人類所獨有,即是集體的智慧,人類個體可以向其他個體學習,並可在這個基礎上持續改良此種技藝,這是人類進步最大的動力。因為若所有技藝都須待一己獨力發明,人類如何能有今日的文明?關於這個能力,作者舉了二萬五千年前曾與現代人曾同時生存於歐洲的尼安德塔人為例,尼安德塔人腦容量平均甚至高於我們,但是他們始終沒能發展出進一步的文明來,尼安德塔人的石器工藝在經過漫長數萬年後也沒有多少改變,而智人的工藝模式卻逐漸由敲擊漸次增加了拋磨,種類也更多樣。作者解釋,因為智人天生具備感知他人的能力,這種能力能讓個體彼此學習,也讓一個個的個體逐漸凝聚成一個群體,而藝術是在這過程中被創造出來。乍想之下在原初蒙昧之時,藝術或許沒有太多實用價值,但是即使是現在我們觀看那石器時代的洞窟藝術,其間的震撼力亙古未變,人類以藝術的力量震懾他人進而凝聚團隊向心力,本身就是一種演化的優勢。

作者認為藝術先於宗教則是基於人類學研究所得,因為宗教現象是人類開始農業定居生活以後才出現的,而藝術早在人類尚處於小對群漁獵採集生活即以出現。作者解釋,藝術是凝聚團隊的工具,漁獵採集時代人類隊群組成人數甚少超過百人,而且隊群成員間多半都少血緣關係。到了農業定居時代,群落動輒數百甚至千人萬人以上,需要另一種更有力的工具,於是人類藝術的魔力逐漸轉化成巫術的力量,最後成了宗教,用以約束個人在集體間的生活。

人類處於漁獵採集生活的時間超過人類歷史99%以上,人類所有的特徵與行為都是在這段時間中演化出來,也是為了適應這樣的生活方式而演化,近萬年來人類快速進入農業生活,這種更有效率的覓食方式,讓人類開始展開現代的文明生活,然而人類的特徵構造在萬年以前即已底定,目下生活方式雖已和漁獵採集生活差距甚遠,但這萬年時間人類根本來不及演化出其他特徵以適應眼下生活方式,亦即自然的天演緩慢演變遠不及我們創造的環境變動。然而人類的特徵、大腦運作方式以及對於環境的反應模式完全都是漁獵採集生活時代所留下的,即使身處摩登環境,人類究其實還是個漁獵採集者。我們是否最終為我們所創造的環境所淘汰?在最後一章「演化的策略」裡作者終於隱晦不明地觸及優生學議題,優生學向來不是能純粹能理性討論的主題,其背後隱含太多歷史悲劇所創造的禁忌,我們現在也還不到能接受少數人或特定機構來決定人類繁衍策略的時代。如作者所言這一切的答案恐須留待後代子孫來解答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