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0日

歐巴馬vs羅姆尼大辯論


回顧年初的台灣大選,藍綠之間看似旗幟鮮明,但是如果要我們清楚說出雙英之間的政策真正差異在哪,似乎也很難說清楚,除掉那些讓人疲倦的統獨族群口水外。如果再拿現在的政府跟陳水扁民進黨政府來比較,兩黨在哪些核心政策有差異,真要清楚說出來,可能也不容易。而這就是台灣。我們的兩黨,究其實其差異其實是不大的,兩黨的政策都只是細節差異而已,而且現在看起來,很多時候兩黨政策的辯論或提出都流於意氣之爭,雙方爭的都是細節而非核心價值。


反觀今年的美國大選,大概是由於現在美國失業率太高了,尤其是金融海嘯以來,不同的經濟理論間互相指謫對立的學派是造成海嘯的禍首。大家競相在財政或貨幣政策上提出不同政策,以俾走出後海嘯經濟不振的泥沼。此次歐巴馬、羅姆尼分別代表不同的理論陣營,雙方提出的都是截然相反的政策,尤其在經濟政策上,歐巴馬vs羅姆尼彷彿就是凱因斯vs傅利曼的理論對決一般。

這次美國大選政策選擇的高度反差,不同意見可以充分表達各自立場不僅對於經濟理論可以進行深入思考,對於未來國家政策走向也可以進行深入辯論,至少對美國人來講,他們確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選項。尤其是歐巴馬主政四年,美國經濟持續不振,始終無法走出泥沼,讓羅姆尼可以提出截然不同的政策選擇,也讓屬於右派的自由主義經濟學有機會可以在大選中充份發聲。

而台灣一直以來幾乎是口號選舉,大部份的思維也都停留在如何在福利政策加碼的差異而已,屬於自由經濟理念的小政府始終不是台灣政客的主流選擇,這種保守派理念並不存在於台灣兩黨的政策思維中。但台灣這些政客也不是真正的進步左派,他們只是投選民所好提出一些政策買票而已,因此我們就會看到馬政府一方面不斷減稅,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執行一些聖誕老人式的政策,這種奇怪的政策組合了。

台灣沒有旗幟鮮明的政策辯論。或者說台灣沒有一個旗幟鮮明的右派政黨來為這些屬於自由主義的主張發聲。因此我們就失去了另一種可能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